当前位置:首页 贷款知识 正文

银行房贷拿不到, 还有这操作?

2020-08-29 15:44:44

2017年以来,在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国家对房地产领域实施了严格的调控政策,银行房贷业务也呈现“量缩价升”的态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房贷增量放缓的同时,银行贷款却是则持续快增,那么两者之间有何联系?对此专业人士表示,部分居民购房贷款或借道短期消费贷款完成,导致居民短贷的高增长。

房贷缩减消费贷暴涨

多家A股上市银行的中报数据显示,其上半年住房按揭贷款增速回落,新增房贷占个人贷款的比重也较去年末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性短期贷款在今年前七个月的增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从重点上市银行日前发布的中报数据来看,多家银行已经逐步放缓了房贷投放节奏。

比如2016年底,有6家上市银行将新增贷款中50%以上的额度投向了个人住房贷款(即个人按揭贷),而2017年上半年这些银行都大幅缩减了投放额度。

其中农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占新增贷款总量的比重从2016年底的78.17%降到今年上半年的42.74%,大降35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占新增贷款总量的比重从2016年底的70.47%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33.22%,降了37.25个百分点;兴业银行将新增贷款中投向个人住房贷款的比重从73%缩减到了24.78%,降了48.22个百分点。

从全局数据看,2017年1-7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总额3.2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771亿元,虽然总量保持正增加,但从5月起连续三个月新增额量较去年同期保持负增长。

控房贷初见成效的同时,居民短期消费性贷款却在今年获得爆发性增长。今年前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

对此,分析师姜超在研报中指出,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地产销售仍在增长,但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或借道短期消费贷款完成,导致居民短贷的高增长。

兴业银行*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持类似观点,鲁政委指出,一般来说居民的传统观念和消费习惯很难快速出现系统性的改变,需要强烈的因素刺激。此轮居民短期消费贷款的快速增长发生在2016年房贷规模迅速上升之后,可以合理猜测产生改变的刺激来自房贷――房贷压力改变了消费者的现金流和支出结构,消费者不得不依赖短期贷款补充现金流、满足平衡支出。

鲁政委补充称,“房价的上涨让许多居民,尤其是核心城市居民有了必须买房的紧迫感,在这种刚需的裹挟下大量的居民集中购房,购房后将带来大量装修等消费需求。此外高房价下的高房贷和高房租在居民收入中占比越来越高,钱不够用的情况下借贷消费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银行为何睁一眼闭一眼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房贷业务缩水的情况下,银行有加快发力消费贷款等其他收益更高的零售业务的动力。证券日报引述一家房产中介的店长的话称,银行对于贷款的审核通常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贷款人有房产作为兜底的资产,风险并不算大。

证券日报在近期调查报道中指出,在北京地区,仍有房产中介违规协助提供*付贷。为了掩人耳目,还引入了合作的担保公司,并假借“信用贷”、“消费贷”之名继续活跃在二手房交易市场。

有专业人士表示,消费贷之所以能够流向房地产市场,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由于银行自身业务成长的压力。在国家的调控之下,很多银行不是不想放贷,一是受到额度限制,二是受到调控压力,不得不提高贷款的成本。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虽然部分银行个人贷款中房贷比例下降较快,但同时消费类贷款上升较快,不排除有一部分消费贷款变相涌向房地产市场的可能。

董希淼认为,“银行需要持续地打击投资性需求,切断这方面的金融供给。”

当然也有专家持不同观点,九州证券全球*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并不认为居民会通过短贷来进行购房。一方面短贷资金量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0万,同时利率较高,远不能满足购房资金需求。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也指出,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属于政策明令禁止,2017年严监管下金融机构更不敢违规,相关风控十分严格。虽然难免存在漏网之鱼,但实际操作量应该很少。

消费贷暴增居民举债空间即将见*

而海通证券姜超表示,居民举债空间即将见*。海通姜超指出,居民中长贷高增长已可谓众所周知,而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居民短期贷款增速也在大幅回升。而正是因为今年以来消费性贷款爆炸式的增长,才导致居民短期贷款的激增。

姜超认为,如果用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来衡量的话,就会发现我国居民部门加杠杆的空间已经不多了。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7年时的不足35%,已经达到了当前的90%。美国的这一比例曾在金融危机前后突破了100%,但危机爆发后迅速下滑,当前也仅是106%;而日本的这一比例从90年代以来基本都低于100%。再考虑到我国居民不仅仅向银行借贷,还会大量向父母、亲戚、朋友借款,而后者这种隐形的杠杆是没有计算在内的,所以这里的计算实际上低估了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也更加说明中国居民加杠杆的空间已经不多。

温馨提示:《银行房贷拿不到, 还有这操作?》内容整理自网络以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谢谢。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基金公司 期货公司 证券公司 股票软件 金融问答 金融期货 信托知识 债券知识 保险知识 理财知识 银行知识 沪深股票 期货知识 基金知识 基金概况 股票知识 贷款知识 金融热点 常见问题 专题推荐 产品百科 软件中心 金融平台 金融知识 黄金知识 白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