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金融知识 正文

指数基金投资:三种主流的股票投资方式对比

2020-10-09 11:20:32

指数基金投资 三种主流的股票投资方式对比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三种主流的股票投资方式:投资股票、投资主动基金、投资指数基金。

这三种投资方式各有特点,各有自己的影响因素,也各有投资者应该有的投资心态。对每个投资者来说,这三种投资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不适合。

笔者在讨论这三种投资方式时,并不会把“市场”作为一个影响因素,而是以“公司”来代替。因为长期来看“市场”是有效的,“市场”上的价格和“公司”本身的价值基本一致,但“公司”价值更为本质一些。所以我们的讨论更看重“公司”这个本质的价值所在。当然,在“市场”先生闹脾气时,占他点小便宜也是可以的。

一、投资股票=个人认知+公司

直接投资股票是直接的、本质、也是难的投资方式。

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对公司对认知,以及公司的实质价值。也就是说,要一直调整自己的认知,使之更接近于对公司实质价值的判断。

这是一种高难度,“高确定性”的投资方式,适合有投资能力,高度自信的投资者。

高难度是说,我们要认知一个公司,并且根据公司的发展去调整认知非常之难。

一个公司的过去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公司的历史、产品、财务数据来解读(我们看到的历史也不是真实的历史,是历史在我们眼中的投影)。

但投资是投资的未来,我们对公司未来的判断需要依赖的因素很多,需要以过去、现在的情况,对未来做推演,不确定性也很高。就连公司经营者都看不清公司的未来,一个外部投资者能看清吗?

所以,对一个公司未来的理解,也是未来公司的真实表现在我们思想上的投影。这个投影有时候会和未来公司真实的状况相差不多,或者公司的真实状态比我们预想的更好,这时候我们就是投资成功的。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对公司的认知完全是错误,这时候大概率是投资失败了。

“高确定性”是打了引号的,这里的高确定性并不是投资成功的确定性,而只是“自认为自己会成功的确定性”。

因为做了上面所说的很多认知研究工作,对公司了解的很多,当然就自认为“确定性”很高了。基于笔者自己的认知,自然就不会去买乐视、康美药业(5.14 -4.99%,诊股)这种雷股了,当然也会错失自己没有认知的大牛股的机会。砍掉雷股,砍掉意外之外的暴发股,剩下自己能理解的稳健的股票,这也是一种“确定性”。

所以,大量艰苦的分析认知工作,以及自认为的高确定性,这适合有投资能力,而且对自己对投资能力非常自信的投资者。

但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认知总有局限性,所以能够理解和投资的股票数量不会太多,投资上也会比较集中。

二、投资主动基金=个人认知+基金经理认知+公司

投资主动基金,就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去管。

基金经理所面对问题和我们上面所说的我们“直接投资股票”所面对的问题一样。就是基金经理需要一直调整自己的认知,使之更接近于对公司实质价值的判断。这里就不再多说。

由于在我们和被投资公司中间有了基金经理这个角色,我们的认知问题就不是直接去认知股票,而变成我们对基金经理的认知。

笔者认为对一个人的认知,比对公司的认知更加难。公司起码还有财报可以看,配合财报看看管理层表现,理性和感性相结合,还能有点谱。看基金经理的话,看背景,看履历,看历史业绩,看长得帅不帅,总是雾里看花看不清楚的样子。

在一些平台上,有很多发行私募基金的,研究基金经理的发言是增强对基金经理认知的一种方式。但对于大多数主动基金,是很难深入了解到基金经理的,而且基金经理也会更换,在基金经理更换时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难点。

个人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也是有利益冲突的的。

基金经理是收管理费的,基金规模越大他赚越多,而个人投资者是要赚收益的。一是基金规模大了要做到高收益更难;二是,基金经理为了做大规模,平滑业绩,会做不利于长期收益的事。

个人对公司的认知和基金经理对公司的认知也是有可能会冲突的。

我们自己多多少少也会有对公司的一些认知,一些我们认为好的公司,基金经理可能没有买,我们认为烂的股票,基金经理买了一大坨。

这时候就要看下我们对公司认知和我们对基金经理的认知哪个占上风了,我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更相信基金经理。如果我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那么就自己直接投资股票好了,如果更相信基金经理,那就不要自己操心公司的事了。

三、投资指数基金=分散+资产配置+长期投资+经济发展

投资指数基金是目前非常火的一个领域,同时也是适合绝大多数不擅长投资,但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分一杯羹的投资者。

投资指数基金和投资主动基金看起来很像,只是把基金经理换成了指数,而指数是按照一个选股规则选出来的一篮子股票。但两者其实有本质的差别。

被动投资

我们前面说的**种直接投资股票和第二种投资主动型基金,其核心都是“主动”,即我们强调认知,强调人的判断力。

但投资指数基金的核心是“被动投资”,其中要淡化人的判断力。这是为什么我们在上面的等式里没有了“认知”这一影响因素的原因。

主动基金依赖于人的认知,不管是我们自己的认知还是基金经理的认知,而指数基金依赖于指数编制规则。

指数编制规则只能依赖于一些定量的数据,比如规模,分红,收益率等等,还有人研究出各种各样的公式来作为指数规则。但这种完全排除人的定性判断的问题是,你会经常把一些垃圾、造假公司纳入指数,比如乐视、比如康美药业等等,这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状况。

既然选择了“被动”,那就要有“被动”的心态。选择了投资指数,选择了不“主动”研究公司,那么就要接受天雷滚滚,每一个雷你都得承受,所以投资指数,要有踩雷的心理预期。换个角度讲,是不是业绩暴发的公司我也能赶上呢。选择投资指数基金,心态一定要平和。

指数估值

既然选择了“被动”的心态,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主动”的去研究指数的估值呢。笔者认为这些其实都是战术上的事情,从战略上讲并不重要。

我们对指数高估/低估的判断,设计的一些定投策略,是有一些战术上的价值的。

1、避免我们在泡沫时买入,在泡沫时买入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过高的估值;

2、我们可以利用市场的小脾气来投机一把,低买高卖赚点小钱;

3、心理安慰剂,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操作一下,平抑波动,稳定情绪,使我们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4、娱乐,股市这个大*场除了为了赚钱,也是能娱乐的嘛。

所以对于指数的高估/低估,并没有绝对的算法,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设计一套规则,或者看看别人的规则都可以,在这方面不必太认真。

经济发展

而战略上真正重要的是整体经济的发展。

指数投资不依赖人的因素,实际是一种“听天由命”的投资方式。美国有巴菲特所说的“American Tailwind”,即“美国顺风”。因为美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很好,所以投资标普500表现很好,投资标普500的投资者的命很好。

中国的资本市场时间尚短,以及中国的经济真正发展的时间也很短。那我们投资中国的指数,是不是也能获得和标普500过去一样好的收益其实是不确定的。那从本质上讲,我们投资中国的指数基金是否会成功,就依赖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就是“听天由命”了。

分散+配置+长期

既然要分享经济发展的整体收益,那么在指数选择上注意就是分散和资产配置,尽量让自己的投资组合和整体经济保持一致。

有很多不同的指数,规模的、行业的、策略的,每个指数单*来看,其实意义不大。投资者需要将不同的指数组合成一个投资组合,来做到足够分散、足够被动,足够长期。

低成本

低成本是指数基金相对于主动基金的一个优势,这个大家都知道。由于复利效应,投资成本越低,长期的收益相差越大。

笔者目前采用的是以直接投资股票为主,投资指数基金为辅的投资方式。

笔者对互联网公司,对金融,对财务自认为还是有些理解的,然后又对研究公司感兴趣,通过直接投资股票可以验证自己的理解和认知。目前直接投资的股票数量还是非常少的,争取做到不懂不投。

同时分配一部分资金按照一定的配置来做基金定投,用定投+高估/低估的方式来平抑波动,坚持长期投资,来分享经济长期发展的成果。

温馨提示:《指数基金投资:三种主流的股票投资方式对比》内容整理自网络以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谢谢。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基金公司 期货公司 证券公司 股票软件 金融问答 金融期货 信托知识 债券知识 保险知识 理财知识 银行知识 沪深股票 期货知识 基金知识 基金概况 股票知识 贷款知识 金融热点 常见问题 专题推荐 产品百科 软件中心 金融平台 金融知识 黄金知识 白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