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理财知识 正文

银行理财为什么会变成了保险

2020-08-03 22:26:43

随着互联网、手机APP等便利工具的普及,大家似乎去银行网点的频率越来越低,以至于有人开玩笑称银行都块成为大爷大妈们的第二活动中心了。而在银行总能看到其他“在银行办公的工作人员”,这当中除了一些证券公司驻点的人,还有另一大类,那就是保险从业者。

而一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或者不是很懂金融的人,很容易误以为这些都是银行工作人员。虽然理财渠道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很多中老年人来说,手里有钱**选择还是会存银行,毕竟银行在百姓心中信任度还是非常高的。

随着互联网、手机APP等便利工具的普及,大家似乎去银行网点的频率越来越低,以至于有人开玩笑称银行都块成为大爷大妈们的第二活动中心了。而在银行总能看到其他“在银行办公的工作人员”,这当中除了一些证券公司驻点的人,还有另一大类,那就是保险从业者。

而一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或者不是很懂金融的人,很容易误以为这些都是银行工作人员。虽然理财渠道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很多中老年人来说,手里有钱**选择还是会存银行,毕竟银行在百姓心中信任度还是非常高的。

但是问题就来了,由于这些人参杂进来,结果很多人买的理财产品后来发现却是保险产品,甚至有些银行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诱导客户买“所谓的理财产品”,其实就是保险。前段时间网上爆出的800万理财变保险,就可见一斑。

其实,保险本身是不错的,作为家庭和个人出现风险后的保障,应该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理财工具,但如果遇上不良理财顾问,人们投保的产品不仅无法起到保障作用,还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烦恼。当投保者遇到如下情形时,就要提高*惕、谨防上当。

1 把保险说成理财产品

在银行办理业务时,不少人会遇到一些穿着和银行工作人员相似的非银行工作人员,他们往往十分热情地向人们推销所谓的与银行合作的理财产品。对于这些销售人员,投资者一定要仔细甄别,他们所说与银行合作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指基金或保险公司的基金、保险产品,只是由银行代为销售,并非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如何破解

如果遇到这类“山寨版”工作人员,人们好提高*惕,出手购买之前,一定要弄明白推销员口中的理财产品究竟属于什么类别,询问其产品是银行自己发行的还是银行代理的。如果是银行代理的,且是银行与公司合作的产品,那就非常有可能是保险产品。保险虽然是家庭必备的理财工具,但推销员推荐的保险产品并非适合每个人,所以,不要因对方的误导而买了不需要的保险。

2 礼品+承诺收益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向人们推销分红保险时,往往会提到分红保险的分红收益,承诺每年可以得到本金百分之几的分红,有些为了让顾客能够购买,甚至还会送上礼品,如期交买1万元送电水壶、买2万元送电饼铛、买3万元送挂烫机等。虽然送的礼品是实际的,但承诺的分红真能兑现吗?因为分红是预期的,所以,不要被的小利和承诺收益所诱惑。

如何破解

如果人们遇到这样推销分红保险的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一则不能因为被礼品所诱惑而购买,二则不能因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口头承诺的高收益去购买,而是应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购买。推销员所说的分红保险的收益,需要投资人辨别,不能完全兑现风险有多少。分红水平的高低是根据保险公司对该款分红保险运作情况而决定的,分红结果无法提前知晓,更不会预先承诺。无论保险购买者到期后能得到多少分红,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当时的口头承诺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综合判断家庭资产配置谨慎投资。

3 教你应对回访电话

如果是购买保险,在投保后保险公司会有专业人员对购买保险者进行电话回访,询问保险购买者是否了解这款保险、是否自己亲自签名等。为了防止保险购买者通过保险公司专业人员口中知道更多详情后选择退保,保险推销员在投资者投保成功后,他们会告诉投保人,让他们在近段时间内,一定要保持电话随时畅通,以便接听电话回访。“接受回访时一定要谨慎回答,否则会给保险合同的生效带来麻烦。”“如果问到了解不了解该保险,一定要说了解。”“如果问到是不是自己签字,一定回答是。”很多投保人以为在接受电话回访时,只能这样说。所以,即便这款保险不适合自己,也变相放弃了更正的机会。

如何破解

对于保险公司专业人员的电话回访,投保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实话实说,而非盲目听从销售人员的“忠告”而充当“复读机”,到头来受害的还是自己。不仅如此,人们还要抓住这一了解保险产品的机会,在电话回访时进行咨询,直到完全明晰。

4 诱导填写病史不是重点

很多购买重疾险的客户多数抱有侥幸心理,不想说出自己的病史,而销售人员利用了人们这一心理,故意告诉保险购买者,在保单上填写相关病史时,可以跳过某一项或简单填是或否。很多保险购买者误以为有病史不说也罢,其实,对于重疾险理赔来说,认真填写有无病史对出险后的理赔是起关键性作用的。

温馨提示:《银行理财为什么会变成了保险》内容整理自网络以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谢谢。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基金公司 期货公司 证券公司 股票软件 金融问答 金融期货 信托知识 债券知识 保险知识 理财知识 银行知识 沪深股票 期货知识 基金知识 基金概况 股票知识 贷款知识 金融热点 常见问题 专题推荐 产品百科 软件中心 金融平台 金融知识 黄金知识 白银知识